《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2019
附录K 结构混凝土冻伤的检测方法
K.0.1 结构混凝土冻伤可分为硬化混凝土的冻融损伤和混凝土早期冻伤。
K.0.2 混凝土冻伤的类型可根据结构混凝土冻伤的特点并结合施工现场情况判别。
K.0.3 硬化混凝土在冻融循环后出现表面损伤或开裂,应判定为冻融损伤。
K.0.4 施工阶段混凝土的早期冻伤应分为立即冻伤和预养冻伤。
K.0.5 冻融损伤和早期预养冻伤的混凝土可用碳化深度法检测受冻损伤混凝土的厚度,检测操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的规定。
K.0.6 冻融损伤和早期预养冻伤的混凝土也可通过现场钻取芯样,检测受冻损伤混凝土的厚度、损伤程度及强度,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采用钻出芯样的湿度变化确定受冻损伤混凝土的厚度,检测操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的规定;
2 可用里氏硬度法进行检测混凝土受冻损伤程度,检测操作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的规定;
3 构件内部混凝土强度可采用钻芯法进行检测,芯样试件的加工质量和强度试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 384的规定;
4 构件表面混凝土的强度,可采用对里氏硬度修正法进行推断。
K.0.7 立即冻伤的混凝土可采用取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芯样试件的加工质量和强度试验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技术规程》JGJ/T 384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