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JGJ/T 488-2020
6 缺陷检测 / 6.3 腐朽检测
6.3.1 木构件表面腐朽可通过目测法判断腐朽程度,目测法可采用肉眼观察或尺规测量。
6.3.2 内部腐朽检测宜采用探针检测法、阻力仪检测法、应力波检测法以及X射线检测法等非破坏性检测方法。
6.3.3 对接触地面或长期处于潮湿环境下的木构件应全数检测。对单根构件检测宜从柱底开始,在距柱底1000mm范围内,检测部位间隔宜取200mm;距柱底1000mm以上部位,检测部位间隔宜取500mm。每个部位应至少从2个方向检测,直至检测到无腐朽为止。
6.3.4 对非接触地面的木构件,检测数量不宜少于3个构件,目视判断或疑似有腐朽的情况下,应从有腐朽的部位开始,向长度方向的两侧延伸,延伸间隔宜取200mm。每个部位应至少从2个方向检测,直至检测到无腐朽为止。
6.3.5 探针检测法可用于表层0~40mm范围的木材内部腐朽检测,同一木构件在腐朽和未腐朽部位应分别进行探针检测,且检测方向应相同,同一部位应设置不少于3个检测点。腐朽程度的探针检测分级应按表6.3.5的规定执行。

6.3.6 应根据腐朽部位的探针打入深度计算探针打入深度增加率。探针打入深度增加率应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1%:

L0——未腐朽部位的探针打入深度(mm);
L1——腐朽部位的探针打入深度(mm)。
6.3.7 阻力仪检测法可用于0~500mm范围的深层腐朽检测,检测操作方法与计算方法应按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进行。腐朽程度的阻力仪检测法分级应按表6.3.7的规定执行。

6.3.8 应根据腐朽部位的阻力平均值和未腐朽部位阻力平均值计算阻力值降低率。阻力值降低率应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1%:

r0——未腐朽部位阻力平均值;
r1——腐朽部位阻力平均值。
6.3.9 应力波法可用于构件全截面腐朽检测,木构件的腐朽面积精确测量宜采用断层成像仪与阻力仪相结合的检测方法,检测操作方法与计算方法应按本标准附录B的规定进行。应力波法腐朽程度的检测分级应按表6.3.9的规定执行。

6.3.10 应根据腐朽部位的面积检测值和整个构件截面面积,计算截面内腐朽面积占比。腐朽面积占比应按下式计算,精确到0.1%:

A——构件截面面积(mm²);
A0——腐朽部位的面积(mm²)。
6.3.11 对腐朽等级超过3级的构件,宜通过生长锥取样,对腐朽状况进行实物确定。
6.3.12 对于关键部位的腐朽检测,可采用X射线检测法辅助其他方法进行腐朽程度的判断,X射线检测法的具体操作流程可按本标准附录C的规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