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附录A 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测方法 / A.2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A.2.1 回弹法所采用的回弹仪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回弹仪》JJG 817的有关规定,并应符合下列标准状态的要求:
1 水平弹击时,在弹击锤脱钩的瞬间,回弹仪弹击锤的冲击能量应为2.207J;
2 弹击锤与弹击杆碰撞的瞬间,弹击弹簧应处于自由状态;
3 在洛氏硬度HRC为60±2的钢砧上,回弹仪的率定值为80±2。
A.2.2 回弹法测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需要进行单个构件推定时,每个构件布置的测区数不宜少于10个;
当不需要进行单个构件推定时,每个构件布置的测区数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3个;
2 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0.2m;
3 测区应选在使回弹仪处于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当不能满足这一要求时,可使回弹仪处于非水平方向检测混凝土浇筑侧面、表面或底面;
4 测区宜选在构件的两个对称可测面上,也可选在一个可测面上,且应均匀分布。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和薄弱部位应布置测区;
5 测区面积不宜大于0.04m2;
6 检测面应为混凝土面,并应清洁、平整,不应有疏松、浮浆及蜂窝、麻面;
7 测区应有清晰的编号。
A.2.3 测区回弹值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检测时,回弹仪的轴线应始终垂直于检测面,缓慢施压,准确读数,快速复位。
2 测点应在测区范围内均匀分布,相邻两测点的净距不宜小于20mm;
测点距外露钢筋、预埋件的距离不宜小于30mm。弹击时应避开气孔和外露石子,同一测点只应弹击一次,读数估读至1。每一个测区应记取16个回弹值。
3 同一测区16个回弹值中的3个最大值和3个最小值应直接剔除,计算余下的10个回弹值的平均值。
4 应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的有关规定对回弹平均值进行修正,以修正后的平均值作为该测区回弹值的代表值。
A.2.4 碳化深度值测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回弹值测量完毕后,应在有代表性的位置测量碳化深度值;
测量数不应少于构件测区数的30%,取其平均值作为该构件所有测区的碳化深度值;
2 碳化深度值测量可按本标准附录F中方法进行。
A.2.5 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应根据现行行业标准《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
A.2.6
单个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构件测区数量不少于10个时,该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可按下式计算:
fcu,e ——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精确至0.1MPa;
m fcuc ——测区换算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a;
s fcuc ——测区换算强度标准差,精确至0.01MPa。 2 当构件测区数量少于10个时,该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应按下式计算:
fcu,minc ——测区换算强度最小值,精确至0.1M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