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附录A 混凝土抗压强度现场检测方法 / A.4 后装拔出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

A.4.1 后装拔出法所采用的拔出仪应满足下列要求:
1  额定拔出力应大于测试范围内的最大拔出力;
2  工作行程对于圆环式拔出试验装置不应小于4mm;
对于三点式拔出试验装置不应小于6mm;
3  测力装置应具有峰值保持功能;
4  允许示值偏差应为±2%。

A.4.2 后装拔出法测区除应符合本标准第A.2.2条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个构件布置3个测区;
当需要进行单个构件推定且出现最大拔出力或最小拔出力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5%时,应在最小拔出力测区附近加测2个测区;
2  测区宜布置在混凝土浇筑侧面;
当不能满足时,可布置在混凝土浇筑表面或底面;
3  在构件的重要部位和薄弱部位应布置测区;
4  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4倍锚固深度;相邻测区距离不宜小于10倍锚固深度。

A.4.3 拔出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钻孔过程中,钻头应始终与混凝土表面保持垂直,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钻孔直径应不应小于仪器规定值0.1mm,且不应大于1.0mm,钻孔深度应比锚固深度深20mm~30mm,锚固深度允许偏差应为±0.8mm。
2  在混凝土孔壁磨环形槽时,磨槽机的定位圆盘应始终紧靠混凝土表面回转,磨出的环形槽应规整;
环形槽深度应为3.6mm~4.5mm。
3  应将胀簧插入成型孔内,通过胀杆使胀簧锚固台阶完全嵌入环形槽内。
4  拔出仪应与锚固拉杆对中连接,并与混凝土检测面垂直。
5  连续均匀施加拔出力,速度应控制在0.5kN/s~1.0kN/s。
6  应继续施加拔出力至混凝土开裂破坏、测力显示器读数不再增加为止,记录极限拔出力,精确至0.1kN。

A.4.4 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不进行芯样修正时,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宜采用专用测强曲线或地区测强曲线换算;
2  当进行芯样修正时,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可按下式进行计算:

f c u , i c = 1.5 F i - 5.8 + Δ c u , z         (A.4.4)
式中:
fcu,ic ——测区混凝土抗压强度换算值,精确至0.1MPa;
Fi ——极限拔出力,精确至0.1kN;
Δcu,z ——修正量,按本标准附录C计算,当无修正时,Δcu,z等于0。

A.4.5 单个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最大拔出力和最小拔出力与中间值之差均小于中间值的15%时,应以测区换算强度最小值作为该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
2  当最大拔出力或最小拔出力与中间值之差大于中间值的15%时,应计算换算强度最小值和其附近加测的2个测区换算强度的平均值,以该平均值与前一次的中间值的较小值作为该构件混凝土抗压强度推定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