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10 混凝土构件损伤检测 / 10.2 火灾损伤检测

10.2.1 混凝土结构的火灾损伤检测,应通过全面的外观检查将损伤识别为下列五种状态:
1  未受火灾影响;
2  表面或表层性能劣化;
3  构件损伤;
4  构件破坏;
5  局部坍塌。

10.2.2 未受火灾影响状态的识别特征应为装饰层完好或仅出现被熏黑现象。对该状态的区域可选取少量构件进行混凝土强度、构件尺寸和构件钢筋配置情况的抽查。

10.2.3 表面或表层性能劣化状态的识别特征应为装饰层脱落、构件混凝土被熏黑或混凝土表面颜色改变。

10.2.4 对表面或表层性能劣化状态的区域,除应按本标准第10.2.2条进行检测外,宜进行下列专项的检测:
1  受影响层厚度;
2  可能存在的空鼓区域;
3  受影响层的混凝土力学性能。

10.2.5 对构件损伤状态的识别特征应为混凝土出现龟裂、剥落、钢筋外露等,但构件不应有超过有关规范限值的位移与变形。

10.2.6 对构件损伤状态的区域除进行适量的常规检测外,宜进行下列项目的专项检测:
1  逐个记录损伤的位置或面积;
2  逐个检测损伤的程度,检测裂缝的宽度或深度,检测混凝土损伤层的厚度;
3  检测损伤层混凝土力学性能;
4  取样检测钢筋力学性能;
5  梁板类构件可能存在的挠度和墙柱类构件可能存在的倾斜。

10.2.7 构件破坏状态的识别特征应为梁板类构件产生明显不可恢复性变形、严重开裂,墙柱类构件产生明显的倾斜和梁柱节点出现位移或破坏。

10.2.8 对构件破坏状态的区域应对构件逐个予以说明并取得现场的影像资料,检测构件的位移或变形。

10.2.9 对于已坍塌部分,可进行范围的描述并取得现场情况的影像资料。

10.2.10 对于难以现场检测的性能参数时,评估火场温度对其的影响,可采取模拟试验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