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3 基本规定 / 3.2 检测工作的基本程序与要求

3.2.1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工作宜按图3.2.1的程序进行。

图3.2.1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工作程序框图

3.2.2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工作可接受单方委托,存在质量争议时宜由当事各方共同委托。

3.2.3 初步调查应以确认委托方的检测要求和制定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案为目的。初步调查可采取踏勘现场、搜集和分析资料及询问有关人员等方法。

3.2.4 检测方案应征询委托方意见。

3.2.5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方案宜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1  工程或结构概况,包括结构类型、设计、施工及监理单位,建造年代或检测时工程的进度情况等;
2  委托方的检测目的或检测要求;
3  检测的依据,包括检测所依据的标准及有关的技术资料等;
4  检测范围、检测项目和选用的检测方法;
5  检测的方式、检验批的划分、抽样方法和检测数量;
6  检测人员和仪器设备情况;
7  检测工作进度计划;
8  需要委托方配合的工作;
9  检测中的安全与环保措施。

3.2.6 现场检测所用仪器、设备的适用范围和检测精度应满足检测项目的要求。检测时,所用仪器、设备应在检定或校准周期内,并应处于正常状态。

3.2.7 现场检测工作应由本机构不少于两名检测人员承担,所有进入现场的检测人员应经过培训。

3.2.8 现场检测的测区和测点应有明晰标注和编号,必要时标注和编号宜保留一定时间。

3.2.9 现场检测获取的数据或信息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人工记录时,宜用专用表格,并应做到数据准确、字迹清晰、信息完整,不应追记、涂改,当有笔误时,应进行杠改并签字确认;
2  仪器自动记录的数据应妥善保存,必要时宜打印输出后经现场检测人员校对确认;
3  图像信息应标明获取信息的时间和位置。

3.2.10 现场取得的试样应及时标识并妥善保存。

3.2.11 当发现检测数据数量不足或检测数据出现异常情况时,应进行补充检测或复检,补充检测或复检应有必要的说明。

3.2.12 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工作结束后,应及时提出针对由于检测造成结构或构件局部损伤的修补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