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5 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检测 / 5.2 取样法检测混凝土抗渗性能

5.2.1 取样法检测混凝土抗渗性能的操作与试件处理宜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个受检区域取样不宜少于1组,每组宜由不少于6个直径为150mm的芯样构成;
2  芯样的钻取方向宜与构件承受水压的方向一致;
3  宜将内部无明显缺陷的芯样加工成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有关规定的抗渗试件,每组抗渗试件为6个。

5.2.2 逐级加压法检测混凝土抗渗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将同组的6个抗渗试件置于抗渗仪上进行封闭;
2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的逐级加压法对同组试件进行抗渗性能的检测;
3  当6个试件中的3个试件表面出现渗水或检测的水压高于规定数值或设计指标,在8h内出现表面渗水的试样少于3个时可停止试验,并应记录此时的水压力H(精确至0.1MPa)。

5.2.3 混凝土在检测龄期实际抗渗等级的推定值可按下列规定确定:
1  当停止试验时,6个试件中有2个试件表面出现渗水,该组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推定值可按下式计算:

P e = 10 H         (5.2.3-1)
2  当停止试验时,6个试件中有3个试件表面出现渗水,该组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推定值可按下式计算:
P e = 10 H - 1         (5.2.3-2)
3  当停止试验时,6个试件中少于2个试件表面出现渗水,该组混凝土抗渗等级的推定值可按下式计算:
P e > 10 H         (5.2.3-3)
式中:
pe ——结构混凝土在检测龄期实际抗渗等级的推定値;
H ——停止试验时的水压力(MPa)。

5.2.4  渗水高度法检测混凝土抗渗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将同组的6个抗渗试件分别压入试模并进行可靠密封;
2  应按现行国家标准《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 50082的渗水高度法对同组试件进行抗渗性能的检测;
3  稳压过程中应随时注意观察试件端面的渗水情况;
4  当某一个试件端面出现渗水时,应停止该试件试验并记录时间,此时该试件的渗水高度应为试件高度;
5  当端面未出现渗水时,24h后应停止试验,取出试件;
将试件沿纵断面对中劈裂为两半,用防水笔描出渗水轮廓线;
并应在芯样劈裂面中线两侧各60mm的范围内,用钢尺沿渗水轮廓线等间距量测10点渗水高度,读数精确至1mm;
6  单个试件渗水高度和相对渗透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h i = j = 1 10 h j 10         (5.2.4-1)
式中:
hj ——第i个试件第j个测点处的渗水高度(mm);
h i ——第i个试件平均渗水高度(mm);当某一个试件端面出现渗水时,该试件平均渗水高度为试件高度。 7  一组试件渗水高度应按下式计算:
h = j = 1 6 h i 6         (5.2.4-2)

5.2.5 当委托方有要求时,可按上述方法对缺陷、疏松处混凝土的实际抗渗性能进行测试,每组抗渗试件可少于6个,但不应少于3个,并应提供每个试件的检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