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6 有害物质含量及其作用效应检验 / 6.2 氯离子含量检测
6.2.1 混凝土中氯离子含量的检测结果宜用混凝土中氯离子与硅酸盐水泥用量之比表示,当不能确定混凝土中硅酸盐水泥用量时,可用混凝土中氯离子与胶凝材料用量之比表示。
6.2.2 混凝土氯离子含量测定所用试样的制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将混凝土试件破碎,剔除石子;
2 将试样缩分至100g,研磨至全部通过0.08mm的筛;
3 用磁铁吸出试样中的金属铁屑;
4 将试样置于105℃~110℃烘箱中烘干2h,取出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备用。
6.2.3 试样中氯离子含量的化学分析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GB/T 50344的有关规定。
6.2.4 混凝土中氯离子与硅酸盐水泥用量的百分数应按下式计算:
(6.2.4)
式中:PCl,p ——混凝土中氯离子与硅酸盐水泥用量的质量百分数;
PCl,m ——按本标准第6.2.3条测定的试样中氯离子的质量百分数;
Pp,m ——试样中硅酸盐水泥的质量百分数。
6.2.5 当不能确定试样中硅酸盐水泥的质量百分数时,混凝土中氯离子与胶凝材料的质量百分数可按下式计算:
(6.2.5)
式中:PCl,t ——氯离子与胶凝材料的质量百分数;
λc ——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的混凝土中胶凝材料与砂浆的质量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