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9 混凝土中的钢筋检测 / 9.2 钢筋数量和间距检测
9.2.1 混凝土中钢筋数量和间距可采用钢筋探测仪或雷达仪进行检测,仪器性能和操作要求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混凝土中钢筋检测技术规程》JGJ/T 152的有关规定。
9.2.2 当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应采取剔凿验证的措施:
1 相邻钢筋过密,钢筋间最小净距小于钢筋保护层厚度;
2 混凝土(包括饰面层)含有或存在可能造成误判的金属组分或金属件;
3 钢筋数量或间距的测试结果与设计要求有较大偏差;
4 缺少相关验收资料。
9.2.3 检测梁、柱类构件主筋数量和间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测试部位应避开其他金属材料和较强的铁磁性材料,表面应清洁、平整;
2 应将构件测试面一侧所有主筋逐一检出,并在构件表面标注出每个检出钢筋的相应位置;
3 应测量和记录每个检出钢筋的相对位置。
9.2.4 检测墙、板类构件钢筋数量和间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在构件上随机选择测试部位,测试部位应避开其他金属材料和较强的铁磁性材料,表面应清洁、平整;
2 在每个测试部位连续检出7根钢筋,少于7根钢筋时应全部检出,并宜在构件表面标注出每个检出钢筋的相应位置;
3 应测量和记录每个检出钢筋的相对位置;
4 可根据第一根钢筋和最后一根钢筋的位置,确定这两个钢筋的距离,计算出钢筋的平均间距;
5 必要时应计算钢筋的数量。
9.2.5 梁、柱类构件的箍筋可按本标准第9.2.4条检测,当存在箍筋加密区时,宜将加密区内箍筋全部测出。
9.2.6 单个构件的符合性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梁、柱类构件主筋实测根数少于设计根数时,该构件配筋应判定为不符合设计要求;
2 梁、柱类构件主筋的平均间距与设计要求的偏差大于相关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时,该构件配筋应判定为不符合设计要求;
3 墙、板类构件钢筋的平均间距与设计要求的偏差大于相关标准规定的允许偏差时,该构件配筋应判定为不符合设计要求;
4 梁、柱类构件的箍筋可按墙、板类构件钢筋进行判定。
9.2.7 批量检测钢筋数量和间距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将设计文件中钢筋配置要求相同的构件作为一个检验批;
2 按本标准表3.4.4的规定确定抽检构件的数量;
3 随机选取受检构件;
4 按本标准第9.2.3条或第9.2.4条的方法对单个构件进行检测;
5 按本标准第9.2.6条对受检构件逐一进行符合性判定。
9.2.8 对检验批符合性判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检验批中受检构件的数量和其中不符合构件的数量应按本标准表3.4.5—1进行检验批符合性判定;
2 对于梁、柱类构件,检验批中一个构件的主筋实测根数少于设计根数,该批应直接判为不符合设计要求;
3 对于墙、板类构件,当出现受检构件的钢筋间距偏差大于偏差允许值1.5倍时,该批应直接判为不符合设计要求;
4 对于判定为符合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可建议采用设计的钢筋数量和间距进行结构性能评定;对于判定为不符合设计要求的检验批,宜细分检验批后重新检测或进行全数检测。当不能进行重新检测或全数检测时,可建议采用最不利检测值进行结构性能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