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现场检测技术标准》GB/T 50784-2013
9 混凝土中的钢筋检测 / 9.3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

9.3.1 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宜采用钢筋探测仪进行检测并应通过剔凿原位检测法进行验证。

9.3.2 剔凿原位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采用钢筋探测仪确定钢筋的位置;
2  在钢筋位置上垂直于混凝土表面成孔;
3  以钢筋表面至构件混凝土表面的垂直距离作为该测点的保护层厚度测试值。

9.3.3 采用剔凿原位检测法进行验证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采用钢筋探测仪检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2  在已测定保护层厚度的钢筋上进行剔凿验证,验证点数不应少于本标准表3.4.4中B类且不应少于3点;构件上能直接量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点可计为验证点;
3  应将剔凿原位检测结果与对应位置钢筋探测仪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当两者的差异不超过±2mm时,判定两个测试结果无明显差异;
4  当检验批有明显差异校准点数在本标准表3.4.5-2控制的范围之内时,可直接采用钢筋探测仪检测结果;
5  当检验批有明显差异校准点数超过本标准表3.4.5-2控制的范围时,应对钢筋探测仪量测的保护层厚度进行修正;
当不能修正时应采取剔凿原位检测的措施。

9.3.4 工程质量检测时,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的抽检数量及合格判定规则,宜按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的有关规定执行。

9.3.5 结构性能检测时,检验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将设计要求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相同的同类构件作为一个检验批,按本标准表3.4.4中A类确定受检构件的数量;
2  随机抽取构件,对于梁、柱类应对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进行检测;对于墙、板类应抽取不少于6根钢筋(少于6根钢筋时应全检),进行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
3  将各受检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按本标准第3.4.7条计算均值推定区间;
4  当均值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差值不大于其均值的10%时,该批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可按推定区间上限值或下限值确定;
5  当均值推定区间上限值与下限值的差值大于其均值的10%时,宜补充检测或重新划分检验批进行检测。当不具备补充检测或重新检测条件时,应以最不利检测值作为该检验批混凝土保护层厚度检测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