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GB 50205-2020
附录D 防腐涂装工艺评定
D.0.1 试件和涂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板试件尺寸可为长1000mm、宽500mm,试件应平整且没有变形。
2 试件所使用的涂料信息和作用可按表D.0.1的格式进行记录。
产品名称及作用 | 颜色 | 固化剂批号 | 基料批号 | 稀释剂比例(%) |
---|---|---|---|---|
D.0.2 涂装环境和评定条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涂装时环境信息可按表D.0.2的格式进行记录。
项目 | 时间 | 干湿 | 环境 温度 |
相对 温度 |
试件 温度 |
露点 温度 |
晴天 | 多云 | 阴天 | 雨 | 风力 |
---|---|---|---|---|---|---|---|---|---|---|---|
底漆 | |||||||||||
中间封闭漆 | |||||||||||
面漆 |
1)环境温度低于5℃或高于38℃;
2)相对湿度大于85%,钢材表面温度低于露点以上3℃;
3)室外涂漆,有雾、霜,下雨,下雪,大风;
4)试样受潮及该状态将持续;
5)试样有油、水和异物存在;
6)超过规定的涂装间隔和使用涂料超过了规定的使用时间;
7)涂料在未稀释、混合、搅拌前发现涂料有异常;
8)钢材表面未处理或未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
D.0.3 试件钢板涂装前表面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气割、剪切、机加工后的自由边锐角均应打磨至2mm的圆角;
2 钢材表面应无可见的油脂和油污;
3 钢材表面外观质量、除锈等级应满足设计要求并符合本标准的规定,钢材表面粗糙度宜控制在40μm~80μm。
D.0.4 涂装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涂装工艺参数应按照涂料产品说明书的要求选用。
2 钢材表面除锈后,不同涂层间间隔时间应按照产品说明书的要求确定,且应满足下列要求:
1)采用涂料防腐时,表面除锈处理后宜在4h之内进行涂装;
2)采用金属热喷涂防腐时,钢结构表面处理与热喷涂施工的间隔时间,晴天或湿度不大的气候条件下不应超过12h,雨天、潮湿、有盐雾的气候条件下不应超过2h。涂装作业信息可按表D.0.4-1和表D.0.4-2的格式进行记录。
喷涂方法 | 油漆混合方法 | 喷涂状况 | ||||||
---|---|---|---|---|---|---|---|---|
无气 | 有气 | 滚涂 | 刷涂 | 机械 | 人工 | 泵型号 | 压缩比 | 输出压力 |
涂刷道数 | 间隔时间 | 涂层厚度 |
---|---|---|
D.0.5
涂层外观质量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涂层表面应平整、颜色均匀一致,不应有明显的缺陷。
2 每道油漆类涂层应检查表面缺陷,检查结果可按表D.0.5的格式进行记录。
缺陷名称 | 缺陷现象 | 检查记录 |
---|---|---|
颜色游离 | 涂料中混合数种颜料比重轻者上浮使表面形成不规则的斑点 | |
白化 | 涂膜发白成混浊状 | |
刷痕 | 随着毛刷刷行方向留下凹凸刷痕 | |
吐色 | 底层漆颜色为上层溶化渗透出面漆 | |
剥离 | 上层涂料溶剂浸透底漆产生剥离现象 | |
针孔 | 涂面有针状小孔 | |
橘子皮 | 涂面橘子皮状凸凹 | |
起泡 | 混入涂料中的空气留在涂膜中形成气泡 | |
皱纹 | 涂面产生皱纹状的收缩 | |
干燥不良 | 超过规定时间涂膜仍未干燥 | |
回黏 | 已干的涂膜再呈现黏性现象 | |
其他 |
D.0.6 涂层厚度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每个试板面检测5处,每处将间隔5cm的三个点的平均值作为该处的漆膜厚度,可按表D.0.6的格式进行记录。
2 5处的总平均值不得低于设计值的90%,且最低值不得低于设计值的80%。
设计要求 | 测点1 | 测点2 | 测点3 | 测点4 | 测点5 | 总平均值 | |||||
---|---|---|---|---|---|---|---|---|---|---|---|
单个 | 平均 | 单个 | 平均 | 单个 | 平均 | 单个 | 平均 | 单个 | 平均 | ||
D.0.7 涂层性能评定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油漆类涂层附着力测试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色漆和清漆 拉开法附着力试验》GB/T 5210或《色漆和清漆 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9286的规定,测试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
1)涂层与钢材的附着力不应低于5MPa(拉开法)或不低于1级(划格法);
2)各道涂层之间的附着力不应低于3MPa(拉开法)或不低于1级(划格法);
3)用于外露钢结构时,各道涂层之间的附着力不应低于5MPa(拉开法)或不低于1级(划格法)。
2 金属热喷涂涂层结合强度应执行现行国家标准《热喷涂 金属和其他无机覆盖层 锌、铝及其合金》GB/T 9793的有关规定,测试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